联系芙蓉

CONTACT FURONG

有人情味的旅行

新闻中心

联系芙蓉 > 新闻中心

五朵金花的光和热

作者:本站    来源:张家界政协    时间:2024-04-09    浏览量:153

 新时代盛开在红色土地上的
“五朵金花
——讲述民族团结的“张家界故事"
张家界市政协桑植县政协
  在张家界这片红色土地上,
  新时代民族团结的“五朵金花”,
  正凌霜傲雪悄然盛开。
  这“五朵金花”,
  让仙境张家界的风景更加迷人,
  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断更加熠熠生辉,
  让“张家界故事”再续新篇。
  张家界是一个民族大市。在这片绿色家园、红色土地上,生活着土家族、苗族、白族、汉族等45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76.3%,其中:白族人口11.88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9.7%,是张家界市第二大少数民族,也是全国第二大白族聚居地。
  宋末元初,一部回迁的云南大理白族“寸白军”千里跋涉、关山阻碍,行至桑植县芙蓉桥、马合口等地时,发现这里气候宜人、适合居住,被秀水青山、淳朴民风牵绊,便解甲归田,在此安居下来,与当地民族和睦相处,繁衍生息。1984年6月,国家民委经过考察后发现,桑植“民家人”在宗教信仰、民家腔调、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方面,都与云南大理白族趋于一致,正式认定张家界市桑植民家人为白族。七百年水乳交融,大理白族与桑植各兄弟民族守望相助、融合发展,共同谱写了一曲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乐章,共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如今,在桑植县刘家坪、洪家关、马合口、芙蓉桥、走马坪五个白族乡,勤劳、朴实、善良的白族儿女与土家族、苗族等各民族一道,绘制出一幅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图景。


  旅游之花

  ——记马合口白族乡张家界鲵真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家界芙蓉假期国际旅行社总经理、郴州芙蓉假期国际旅行社董事长钟福琳
  钟福琳,白族,张家界鲵真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家界芙蓉假期国际旅行社总经理、郴州芙蓉假期国际旅行社董事长,是一名从深山里走出来的旅游人。
  贫苦的求学经历,练就她吃的苦、霸的蛮。从基层导游一路打拼,2014年,她成立张家界芙蓉假期国际旅行社。那时的旅行社大多小而乱,旅游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常以价格战低价吸引客人,然后通过强行加景点购物来填“坑”,给游客带来了极差的旅行体验。钟福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仿佛听到了三千奇峰在哭泣。为了打破僵局,她在全国首创不带钱包游湖南的精品线路,在客人出发前就把菜单、酒店、导游、车牌号码发给客人,让客人明明白白消费。考虑到景区山顶矿泉水比较贵,特设立芙蓉假期免费供水点,真真切切贴心服务,并且承诺客人如果导游在当地让客人另外付费项目,现场赔偿10万元。线路推出后,获得如潮好评,一封封写满客人真情实意的感谢信和一面面锦旗纷至而来。
  钟福琳认为这些还远远不够,她坚持勤练内功,加强培训,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每一位客人,让客人喜欢张家界,爱上张家界,再来张家界。海底捞式的旅游服务,将华东数十万游客引流到张家界。
  受疫情影响,公司连续三年处于亏本状态,但放假员工的社保、底薪一直在艰难的支撑,因为她知道,每一个员工身后都有一个家庭需要照顾,再苦再难,也不能让员工受苦受累,她相信风雨过后必见彩虹!
  当看到张家界大鲵滞销,她就成立鲵真棒生物科技公司,利用做旅游的渠道和人脉,把张家界大鲵精深加工的系列产品卖出去,为张家界大鲵走出去铺路搭桥。
  这些年,她时刻不忘回报社会,给家乡学校捐赠电脑、给村民送黑猪苗、赞助贫苦学生读书、慰问一线站岗民警、救助癌症患者,疫情期间又向武陵源门票管理处捐赠价值三万元的防疫物资。这位大山走出来的姑娘,正以自身的励志故事激励和影响着更多人。


 红色之花

 ——记刘家坪白族乡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副馆长谷秀芹
  谷秀芹,白族,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副馆长,也是一名红色文化宣讲员。
  她一直带着一份敬仰之情,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深情讲述贺龙元帅的丰功伟绩。60万观众,9820个小时,记录了她10多年不曾停下的脚步。曾先后圆满完成国务院精准扶贫考核组及贺捷生、贺晓明红军后代等中央、省、市县各级领导和湘鄂川黔近9000个机关事业单位10000多次主题党日活动的讲解接待。每逢节假日,一天连续讲解5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嗓子痛了,咬一咬牙。肚子饿了,随便吃一口半口。2012年,谷秀芹被诊断为声带小结,医生劝她放弃讲解。她的眼眶湿润了,心中却有一万个声音在呐喊:不放弃、不能放弃、决不放弃。为了心爱的讲解事业,她自费到湘雅医院进行手术。手术后,医生嘱托三个月不要说话。可一个月后,她就迫不及待地回到讲解岗位,回到她深情守望的游客身边。
  她把游客当作亲人,一视同仁,耐心讲解,只为了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一次讲解中,一位年轻人恳求她把展厅内容重新讲解一遍,望着青年期盼的眼神,她没有拒绝,反而打起精神将政务式讲解变为交谈式讲解,待参观结束,两个多小时已悄然而过。二十多天后,谷秀芹收到一封感谢邮件,正是那位年轻人从广州发来的,他在信中说到:“此次参观被贺老总伟大的英雄事迹和崇高品德感染,同时被你认真热情的讲解深深感动,备受鼓舞。下一次公司党支部活动一定要到贺龙纪念馆举行。”
  她多次代表纪念馆参加全国、省、市,县的各项讲解、演讲比赛,先后在“红色潇湘、薪火相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形象展示赛、全省党史国史主题教育活动、省“护航杯”人民防线宣教比赛和党纪印我心比赛中获奖。她一直记得“我将无我,不负先辈”的誓言。为了将革命先辈的故事宣讲好,传承好,她精准实施讲解员人才梯队培养规划,通过培训育人、传帮育人、人性化育人等精准施策,培育了12名专业化多能化的讲解队伍。
  十几年坚守与热爱,她的身份虽然从讲解员成长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副馆长,变的只是称谓,而不变的,永远都是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振兴之花

 ——记洪家关白族乡张家界大隐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开心
  龚开心,白族,张家界大隐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是一名高级茶艺师、高级评茶员。这个90后白族姑娘,小时候最喜欢听奶奶唱桑植民歌,仿佛歌声里藏了什么故事。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与茶接触,慢慢从事茶行业。那时的她年纪尚小,只觉得这份工作轻松、舒适,收入不错,对茶并没有形成自己的认识,但少年心性催促她一直用心学习,一路从茶店店员做到领班、店长,并先后取得高级茶艺师证和高级评茶员证,荣获湖南少儿茶文化教育首届师资班优秀生。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2011年,龚开心回到家乡桑植,在这里成立了属于自己的茶文化传播公司,为桑植白茶的宣传推广研发培训课程。这一次回归,她才真正结识了桑植白族三道茶,也终于懂得藏在桑植民歌里的故事。原来,自己生长的这片土地,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在铭记白族先辈们溯长江、渡洞庭、温津澧、落慈邑的故土情怀。家乡的创业让本就敬业负责、诚恳好学的龚开心渐渐找到了新的价值和动力,她积极参加桑植茶艺技能大赛,在宣传桑植白茶文化的路上越走越宽阔。如今,借着乡村振兴好政策,龚开心也将把桑植白族的故事融入微香、微甜、微甘的桑植白茶里,一路陪伴,绵延飘香。


  致富之花

  ——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党支部书记钟白玉
  钟白玉,白族,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党支部书记,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致富路上“火车头”。
  走进合群村,果树成林,满眼苍翠,一条盘山产业路呈“之”字形蜿蜒谷底。很难想象,曾经的合群村却是开门见山、出门爬坡,长期缺水,仅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泥路通往外界。
  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钟白玉选择走出山门在县城打拼,可心里始终牵挂着家乡的发展。2007年,村民们看准了钟白玉头脑活络、能说会道、办事有主见,高票推选她为合群村党支部书记。真可谓一拍即可,钟白玉自此开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农民为友,与天地为伴”的农村生活。这一干,就是16年。
  泉河穿村过,吃水没着落。特有的喀斯特地貌致使合群村“人在山上住,水在地下流”,喝水用水全靠人力挑水。2010年,钟白玉在支部会上提出解决饮水问题,支委们纷纷说:“难度大,不是一点点钱搞得好的”。钟白玉不怕难,四处求告,最后从省水利厅争取到40万项目资金。但是,40万仅是合群村饮水工程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大头还没着落。钟白玉只能再想辙,她通过私人关系,找到一位老板让其垫资并接手合群村饮水工程,她则承诺“限期付款”。千辛万苦,清洁甘甜的自来水从邻乡麦地坪的山上引到了合群村,接到了合群村的家家户户。
  为了合群村的长远发展,钟白玉在支部会上和大家议定“山上搞种植,林下搞养殖;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并很快选定山上种植黄桃和丑柑、山下养殖山羊和土鸡的发展路子。山上没有路,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村里拿出种优质稻积下的家底,争取到后盾单位的支持,10公里通组道路、18.2公里产业路很快拉通、硬化、成网。山上没有水,村里组织劳力修蓄水池,滴管铺到地里头。
  产业发展没有经验,钟白玉就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把39名党员分成四个小组,由小组分头负责组织生产和技术指导,还和合作社一起负责产销对接、市场开拓等具体工作。在她的带领下,党小组不再是只抓学习、只管开会的务虚组,变成了开会学技术、下地抓产业的实干组。
  疫情让村里不少农产品滞销,敢拼敢闯的钟白玉主动到对口帮扶的长沙县对接,通过消费扶贫争取到源源不断的订单。和县长“搭档”的一场直播带货,让钟白玉又找到了新路子。她马不停蹄办手续、搞装修,把直播间建到了合群村,带着白族姑娘们一起开直播、搞带货,村里的大米、黄桃、蜂蜜等特色农副产品在网上一路畅销。
  合群村的变化村民们有目共睹,村集体经济收入从0元飙到150万元,大家伙儿都说:“有钟书记这样的‘火车头’,有信心把合群村建设得更好。”2021年,合群村党支部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钟白玉则认为,这至高荣誉是属于合群村全体村民的。


  育人之花

  ——走马坪白族乡向家坪村小学教师曾爱英
  曾爱英,白族,桑植县走马坪白族乡向家坪村小学的一名教师,工作十三年,先后从事各年级语文、数学、音乐等教学工作。“一块木制黑板、一张破旧讲台,屋外下大雨、室内落小雨”,2009年,当第一次踏入教室,学校的基础条件让曾爱英愕然。但望着一双双求知若渴的大眼睛,她毅然坚定自己的选择,并下定决心:为了家乡,用所学,尽所能,边教边学,去满足孩子们的渴望。初入教学之门,曾爱英便担任四年级班主任,此时的她,不知道该怎么教学,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们相处。没有经验,她就将心比心,因为她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课余,她经常和孩子们拉家常,用心了解他们的爱好、需求,慢慢地,孩子们就把她当成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本着“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宗旨,曾爱英很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她经常教导学生,不仅要学知识,更要学习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梅花香自苦寒来,十三年教书育人,有苦更有甜,曾爱英所任教的年级一直都很优秀。2015年,向家坪小学六年级毕业会考荣获全县第六名;2016年,六年级毕业会考全县第五名;2019年,三年级全县抽考全县第二名;2022年,六年级毕业会考语文全县第五名,年级全县第九名。孩子们出色的表现也让她三次被评为优秀教师。由于工作需要,2018年,曾爱英响应全县乡村幼儿园志教老师考录号召,融入了乡村幼儿园志愿教师队伍。随后便开启了上午高年级授课、下午幼儿园照顾孩子的满负荷状态。看着小朋友们天真无邪的眼睛,听着孩子们甜甜的叫一声“老师妈妈”,曾爱英的心瞬间就能融化,再苦再累都值得。她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孩子们身上,手把手教他们画画、一笔一划写自己的名字,教他们唱歌、跳舞,陪他们做游戏。曾爱英认为,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于幼儿更为重要,孩子们需要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贴心的情感交流,这更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春种秋收,在平凡的岗位上,曾爱英用青春书写不平凡,2022年,她收获了桑植县优秀志愿教师的荣誉,更因为一声“老师妈妈”而获得了孩子们的爱和信任。

 张家界“多彩民族”融合创新发展显成效
  云南大理白族历尽艰辛落籍张家界市桑植县700年来,在张家界这片红色土地上,各民族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五朵熠熠闪耀的白族金花,五个洗涤人心的奋进故事,这是张家界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所结的累累硕果,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实践,是各兄弟民族守望相助、融合发展,共同谱写一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谐乐章。
  张家界建市34年,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民族团结放在重要位置,从一穷二白到旅游总收入达到900多个亿,可以说,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张家界的发展。在创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道路上,张家界更需要各民族大团结。2022年,张家界市委、市政府同意市政协将推动武陵山片区“多彩民族”融合创新发展,助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作为对口协商课题,由市政协社法民宗委牵头成立调研工作组,围绕如何推动民族工作在体制机制、发展格局、宣传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深入全市各区县进行实地调研。调研显示,张家界“多彩民族”融合发展呈现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有序推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更受重视”等三个特点。但同时,“多彩民族”融合创新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享受民族优惠政策与湘西州差距较大、民族文化保护传承难度较大、人才队伍力量相对不足、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合力有待增强等。
  耕耘更知韶光贵,不待扬帆自奋蹄。张家界市政协和政协委员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从“坚持高位推动、凝聚强大合力”、“坚持用好武陵山片区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机遇”、“着力打造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寨)”、“着力推出一批‘多彩民族’旅游精品游览线”、“着力实施一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程”、“着力培育壮大一批‘两民’企业”、“大力实施民族教育促进工程”、“着力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提升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大优惠政策落实和争取力度”等十个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全力助推张家界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我们坚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厚重的历史积淀下,张家界必将涌现出更多民族团结的新典型、新经验,积极引导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成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版权所有:张家界芙蓉假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 湘ICP备15015072号-4  营业执照查阅
13611956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