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张家界 土家过赶年——2017年张家界市春节期间系列旅游文化活动”是冬游张家界主体活动中非常重要和精彩的部分。是张家界市委、市政府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十八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丰富冬季旅游产品、促进全域旅游、拉动旅游消费、带动旅游扶贫、推动旅游提质升级的有效措施。
一、张家界春节期间系列旅游文化活动之精彩亮点
张家界是土家族、白族、苗族等46个民族的聚居区,其中土家族人口超过100万,占全市172万总人口的66%。特别是张家界永定区的王家坪镇、沅古坪镇等地,保留着古老、原生态的土家族文化艺术和民俗风情。王家坪镇石堰坪古建筑群,由近200栋建于明清时期的土家吊脚楼构成,建筑形式多样,别具一格,被称为中国目前保存较完好的原生态吊脚楼古老村寨。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堰坪一带,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民间艺术多姿多彩,民俗风情浓郁,土家吊脚楼融入秀美自然山水,被世界自然遗产基金会总裁安迪誉为“中国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的经典”,源于远古的土家民族舞蹈“扬叉舞”、“高花灯”被世界文化遗产开发公司总裁迈尔克博士称为“原生态之舞”。
在土家语中,“苏木绰”是“祖源之地”音译,可理解为武陵山区土家族居住之源、文化传承和鼎盛之源,张家界永定区石堰坪一带,因其冰封着古老的土家族民族艺术文化和民俗风情,可称之为土家族的“苏木绰”。今年春节,湖南卫视将在石堰坪进行为期数天的直播,以《直播苏木绰》探寻土家族源头,发掘历史深处土家族民俗,唤起人们对过年传统的记忆。
“过赶年”是土家族独有的传统习俗。相传在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中国,在土家人正筹备着过年时,土司王接到朝廷圣旨,调集土家族士兵赶赴东南沿海抗倭,军令如山,土司王决定提前过年,然后率官兵奔赴前线,一举大败倭寇。为了纪念胜利,土家族人将提前一天过年称为“过赶年”,由此成为土家族人的独特习俗。
张家界的土家族、白族、苗族等民族勤劳勇敢、聪明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腊肉、香肠、糍粑、血豆腐、葛根粉、黄牛肉、高山云雾茶、茅岩莓等是融入各族人民生命的优质美食和物产,随着
张家界旅游的发展,也声名远播,为国内外游客所喜爱。为满足游客购物的需求,张家界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了武陵山珍馆旅游购物平台,吸纳深圳优势资本参股,注册资金一亿元人民币,依托张家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交通优势和武陵山片区丰富的优质农产品资源,借助互联网技术,运用众多的优惠措施,吸纳武陵山区的优质企业入驻,打造成“农业+旅游+精准扶贫+互联网”的综合性平台。借助武陵山珍馆平台打造的首届土家赶年节也将隆重举办。
“‘天门放歌’武陵山赶歌会”将是张家界打造的一张多民族旅游文化名片。武陵山区是我国土家族、苗族、白族、侗族等数十个民族的聚居区。歌舞既是武陵山区各民族文化的符号,也是各民族儿女的情感载体。“赶歌会”是武陵山区隆重的节日之一。有苗族的赶歌会,有侗族的赶歌会,有白族的歌会,有土家族的赶歌会。武陵山区人民地理相依、人缘相亲、民俗相近、文化相融,共同拥有浓郁独特、灿烂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
张家界天门山被称为“武陵之魂”,三国时期,张家界一带被吴国设置为“天门郡”。各族人民在这里创造了浩如烟海的民族文化艺术,更是多民族歌舞汇聚之地。
张家界打造的“‘天门放歌’武陵山赶歌会”品牌,旨在打破以往单一民族“赶歌会”的传统习俗,逐步打造成为多民族甚至国内外民族歌舞文化交流、交融、创新的平台。依托张家界每年6000万人次的国内外游客市场,弘扬、传承、创新武陵山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动武陵山区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张家界多民族元宵狂欢节,被评为全国知名元宵节会、中国旅游文化知名品牌,每逢元宵,近30万各族群众自发参与,数千名群众演员自发进城演出,表演上百种原生态民族文艺表演,盛况堪比“西班牙斗牛节”、“柏林文化节”等国际知名节会。张家界多民族元宵狂欢节源自汉朝,历时2000多年,形成各族群众于元宵灯会竞技民族表演的习俗,随着旅游的发展,成为张家界多民族元宵狂欢节,每年吸引欧美、韩国、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数万游客参与。
二、七大活动让国内外游客体验不一样的年味
“2017年张家界春节期间系列旅游文化活动”主题是“冬游张家界 土家过赶年”,由张家界市政府主办,张家界市委宣传部、张家界市旅游和外事侨务委员会、张家界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各区县政府承办,张旅集团与张家界相关景区、企业执行承办。
2017年春节期间,张家界将主要举办以下七大旅游文化品牌活动:
一是“冬游张家界,土家过赶年”活动启动仪式暨“开心购年货,快乐景区游”活动。1月15日至24日(农历腊月十八至腊月二十七),在张家界武陵山珍馆·华天金街·市民广场举行。1月15日举行“冬游张家界·土家过赶年”启动仪式暨武陵山珍馆首届土家赶年节开幕式;将举办年货展销、“天门放歌”武陵山赶歌会、民俗文化展演、“开心购年货,快乐游景区”等活动。
二是“直播苏木绰”,跟着湖南卫视过大年活动。1月26日至1月30日(农历腊月二十九至正月初三)。在张家界永定区王家坪镇石堰坪一带。由湖南卫视新春走基层特别直播,组织当地群众开展精彩的鸡罩捕鱼、古法榨油、打糍粑、跳高花灯、舞龙灯和过土家赶年、毕兹卡相亲会等活动,湖南卫视直播报道组从地理、历史、民俗、文化、扶贫故事等多个角度展示土家族“祖源之地”的面貌。张家界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广新局协调,永定区政府、张家界旅游集团承办。
三是“‘天门放歌’2017年武陵山赶歌会”。1月18日在世界旅游文化吧云顶会启动“‘天门放歌’2017年武陵山赶歌会”,邀请恩施,湘西州、怀化、常德等武陵山地区的民歌传承人、艺术家与张家界的歌舞艺术同台竞技。1月18日至2月11日(腊月二十一至正月十五)。每天晚上在云顶会举办“武陵赶歌会,相聚在云顶”活动。张家界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广新局、市旅外委、市供销联社协调,张家界天门山在持续打造国际极限运动天堂的基础上,冠名打造“‘放歌天门’武陵山赶歌会”文化品牌,逐步打造成为多民族甚至国内外民族歌舞文化交流、交融、创新的平台。弘扬、传承、创新武陵山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动武陵山区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张家界武陵山珍馆、张家界云顶会旅游文化公司鼎力支持参与承办。
四是“冬游张家界 摸米火塘会”活动。1月20日至2月6日(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初十)每晚7点半至10点,在张家界武陵源溪布老街举办以游戏、对歌、赶火追爱、摸米狂欢等活动。武陵源区政府主办。武陵源区旅外局、张家界金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
五是“冬游张家界 元宵狂欢节”活动。2月2日至2月11日(农历正月初六至正月十五)。在张家界市城区举办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艺术表演,特别是元宵狂欢节,被称为张家界多民族狂欢节,是张家界规模较盛大的节日。参与表演的有当地民族特色的龙灯、狮子灯、泼水龙灯;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庸阳戏、土家茅古斯、桑植民族、白族仗鼓舞;有神秘的傩戏、打溜子、高花灯、伞灯、板板灯;有三棒鼓、鬼谷神功等近百种原生态民俗文化艺术。每年正月十五上午举行盛大开幕式,随后一直狂欢,十五晚上达到高峰,至正月十六的清晨,数十万群众才自发散去。活动由永定区区委、区人民政府主办。
六是“冬游张家界 乡村品乡愁”活动。1月15日至1月24日(农历腊月十八至腊月二十七)。在张家界市博物馆举办大庸古城主题精品邀请展览、“对话客栈文化”活动。张家界市旅外委、市文体广新局协调。张家界旅游集团承办。
七是“冬游张家界 快乐泡温泉”活动。1月15日至2月11日(农历腊月十八至正月十五)。在张家界慈利县万福温泉和江垭温泉,开展泡温泉、送温情、嗨浪漫、赢好运活动,慈利县政府协调。慈利县旅外局、万福温泉、江垭温泉承办。